軸承知識
更多 NSK軸承熱點
當前位置:軸承知識 > 軸承知識
退火后NSK軸承鍛件的技術要求
軸承的退火,指的是加熱到一定溫度的軸承鍛件,在保持一定時間后慢慢冷卻,從而使其得到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特點的加工工藝過程。軸承鍛件的退火主要包括球化退火和應力退火兩個方面的內容,為了保證NSK軸承的退火質量,就需要對它的技術要求進行嚴格的把關。
1、網狀碳化物
退火過程出現網狀碳化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溫度控制的不得當,一是指軸承鍛件退火時的溫度超過要求標準,二是軸承鍛件在退火時出現跑溫的情況。同時,網狀碳化物分布面積的大小是與鍛造時的加熱溫度和鍛冷后的卻速度相關的,當冷卻速度大于鍛造溫度時,它的分布面積就很小,反之就很大。
之所以要對網狀碳化物的分布進行嚴密的控制,就是因為這種碳化物的存在,會大大降低軸承的抗沖擊性能、韌性等,同時使軸承的脆性增加。這一系列的影響,極易造成軸承的過早失效。
2、硬度
退火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軸承的硬度。所以,硬度這一因素對軸承鍛件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
為了防止NSK軸承退火過程中硬度的降低,必須對退火過程中硬度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從而避免軸承變形等情況的發生。
3、脫碳層深度
所謂的軸承脫碳,指的是對軸承進行加熱時,脫碳殘留在鋼材上的現象,而軸承的脫碳層深度是指脫碳保留在鋼材上的厚度。
對脫碳層深度的嚴格規定,就在于一旦NSK軸承鍛件的表面脫碳層厚度超標,同時在軸承的熱處理工藝中也沒有對其進行徹底清除。那么,當對軸承鍛件進行退火時,就易造成軸承裂紋的產生,情況嚴重者甚至會直接引起軸承的失效、報廢。
